传染病专项取得标志性成果 我国突发急性传染病应对能力跨越式提升 ![]() 日期:2018年03月29日
新华网
3月27日,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教司在京召开“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成果新闻发布会。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副主任杨哲称,传染病防治专项在组织实施过程中,产生了一大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在近年防控历次重大疫情中成功应对、主动出击,为科技惠民、改善民生提供有力保障。 突发急性传染病应对能力跨越式提升 刘登峰介绍,我国初步建立了72小时内鉴定300种已知病原及未知病原的筛查技术体系,在病原监测预警、检测、确证和患者应急救治等方面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为有效应对近年来甲型H1N1流感、H7N9流感、中东呼吸道综合征、埃博拉等重大突发疫情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突破一批三病诊防治关键技术 刘登峰介绍称,首先,在艾滋病方面,艾滋病病毒核酸筛查试剂实现国产,将检测窗口期从28天缩短到7天以内,大大降低输血传播风险;推广实施综合强化干预技术方案,使我国艾滋病单阳家庭配偶间艾滋病性传播减少了62%;基于国产药物优化一线治疗方案使治疗费用降低了79%。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刘登峰还表示,我国建立并完善了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平台,在三病领域,强化基础研究与临床诊治的结合,传染病防控科技综合支撑能力显著提高;在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方面,建立完善了病原体检测、监测预警、实验动物、生物安全、产品研发和评价等技术平台;在新发传染病病原学、病原体结构生物学等方面取得一批国际领先成果;聚集、培养了一大批领军骨干人才和青年英才,专业人才队伍得到快速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