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动态新闻 辉煌历程 科技发展政策、规划与创新环境建设 60年发展状况比较 科技成就  
  福建科技
动态新闻
图片新闻
视频新闻
 
 
 
 
  首页 >> 科技成就

    60年来,福建科学技术事业迅速发展,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的应用与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大工程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共取得国家级重大科技成果265项。以下仅介绍其中的数项突破性科技创新成果。
    一、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及成果转化
    (一)庆大霉素
    20世纪60年代,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王岳教授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了新抗生素庆大霉素,并迅速推向生产,在临床上广泛使用,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我国医药的封锁。该药物成为我国临床和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之一,累计为我国创造60多亿元的经济效益。
    (二)氨合成、低铬、无铬高温变换催化剂
    福州大学魏可镁院士长期从事工业催化剂的研究开发,先后研究成功了氨合成、低铬、无铬高温变换催化剂等五个催化剂,并已工业化生产推广。其中B121型一氧化碳高温变换催化剂,2000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三)非线性晶体与器件
    由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陈创天院士等自主创新发明的非线性光学晶体低温相偏硼酸钡(BBO)和三硼酸锂(LBO)晶体,被誉为“中国牌”晶体。在国际上率先开发出紧凑型系列蓝光模块,填补了国际空白。获1991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四)水稻育种
    自1986以来,以谢华安院士等选育的“汕优63”为代表的优质、高产、广适性的杂交稻新品种及超级稻、再生稻的选育与栽培技术居国内领先和先进水平,“汕优63”是国内推广面积最广、推广时间最长,增产效果最显著的杂交水稻良种,为中国和福建的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汕优63”获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五) 甘蔗育种
  由福建农林大学陈如凯教授主持的“甘蔗种质资源的引进、鉴定和新品种选育”项目,填补了我国甘蔗基因库多处空白,在国内率先育成转基因甘蔗、能源甘蔗品种;引进选育的8个高优多抗甘蔗良种已覆盖全国甘蔗的60%。该项目于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六) 大黄鱼遗传育种研究及原良种体系建设
    1987年,福建省大黄鱼人工育苗率先取得成功,1995年实现产业化,现全省大黄鱼年产达7.6万吨,产值20亿,产量占全国90%、出口占全国95%以上,是福建特色的鱼类品种。
    (七)食用菌育种与栽培技术
    福建省在食用菌品种选育、驯化、引进工作成效显著,具有一批国内领先水平的食用菌技术,如香菇“Cr”系列、蘑菇“2796”、毛木耳“781”、姬松茸等。银耳“双菌制种”、银耳和香菇室外代料袋装、反季节栽培、段木灵芝和竹荪田园栽培等新技术在福建首创,并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二、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的突破
    (一)基础科学
    数学  福州大学范更华教授开辟了哈密顿圈研究的新途径。通过应用整数流理论解决了以色列数学家Itali和Rodeh 提出的猜想,创立边转移(edge switching)新方法。该理论成果以“范定理”、“范条件”等名称被广泛应用。获200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结构化学和量子化学   厦门大学张乾二院士用群论方法处理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的球谐函数问题,提出“共变基向量定理”,从群论的角度给“共振论”以量子力学基础。198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厦门大学蔡启瑞院士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一个具有微观结构参数的立方烷型多核原子簇结构的固氮酶活性中心模型,把国内的固氮研究推进到世界先进水平。接着他又把生物固氮和化学固氮两个过程关联起来,在国际上是个首创。
    厦门大学电化学家田昭武院士首创选相调辉法和选相检波法等测定“瞬间”电极阻抗的快速方法。1983年研制成功微机控制金属腐蚀电位微区扫描仪,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厦门大学光谱化学家黄本立院士建立了国内第一套原子吸收光谱(AAS)装置和国内第一套钽舟无焰AAS装置。70年代以来开展新光源ICP的应用及基础研究,提出了可同时测定氢化物和非氢化物元素的新型雾化器-氢化物发生器。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吴新涛院士在过渡金属硫化学及簇化学领域总结出硫原子配位构型与元件组装的关系表,为设计合成新原子簇化合物提供了理论依据,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作为首例的新构型原子簇化合物。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卢嘉锡院士在国际上最早提出固氮酶活性中心的网兜模型(福州模型),得到了国际同行的极高评价。率先提出金属原子簇的类芳香性理论、活性元件组装理论,使我国过渡金属原子簇的研究跻身国际先进行列。获1993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颜明山等研制出高质量、大口径DKDP晶体,对提高激光核聚变效率,扩展激光波段都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科学意义。获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由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洪茂椿院士等完成新型无机聚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规律与性能研究,首创化学自组装法设计合成出系列金属--有机纳米笼、纳米管和纳米线,开创了一条合成金属--有机纳米器件的新途径。获200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厦门大学无机化学家郑兰荪院士领导的创新团队自行研制了分子束串级飞行时间质谱仪、射频离子阱质谱仪等原位研究原子团簇的大型仪器,创建和发展了符合团簇形成规律的宏观量合成方法,为推动国际富勒烯科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获得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厦门大学赵玉芬院士以大量的试验结果和严密的理论论证证明:氨基酸和磷的化合物――磷酰化氨基酸是生命起源的种子,并提出“磷元素是生命活动调控的中心”。在生命起源领域提出了蛋白质和核酸共同起源、进化的新学说。
    物理化学和催化学  厦门大学田中群院士深入研究了SERS效应,获得了多种纯过渡金属体系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谱图,证实了Ⅷ B族过渡金属具有弱SERS效应,建立了电位平均拉曼光谱新方法。
    厦门大学万惠霖院士创新研制出一系列性能优良的含氟稀土(-碱土)氧化物催化剂体系;采用多种原位光谱方法,成功表征了OCM催化剂表面吸附氧物种及反应的主、副产物,首次获得四种催化剂表面超氧吸附态O2-在反应条件下具有OCM活性的直接光谱证据。
    福州大学郑起研究员等研制成功的B116型CO中温变换催化剂B116型催化剂具有低温活性好、抗硫能力强、机械强度高、热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是当前合成氨工业上一种节能降耗的新型高变催化剂。1993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生物生态学  厦门大学林鹏院士的专著《中国红树林生态系》填补了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学科的空白,为中国红树林的研究和生态恢复工程起到奠基作用,使中国的红树林生态系统研究跨入当前世界海岸湿地生态学研究的前沿领域。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黄维南研究员等在国内首先系统地研究了豆科树木共生固氮的生态生理,证明气候因子和土壤因子对豆科树木结瘤固氮有显著影响。研究成果为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供了有价值的基本资料。获199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海洋生态学   厦门大学焦念志教授等在我国海洋微型生物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填补了“新生产力”、“原绿球藻”、“好氧不产氧光合异养菌”等前沿空白,形成了“海洋微型生物生态学”新学科方向。获得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二)前沿科学技术研究
    生物病理学和病毒学  1973年以来,福建农林大学谢联辉院士系统研究了中国水稻病毒病的病原种类、分布、为害、传播、测报与治理,其成果被誉为是“对世界病毒的研究做出了新贡献”;先后发现植物病毒新种1个,新的传毒介体1种,报导了中国病毒新记录11个。
    2001年,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程由铨研究员在国内外首次确认雏番鸭细小病毒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新成员,被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列入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在国内外率先研制成的单抗致胶乳诊断试剂和活疫苗。获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生物防治学  福建省农科院张艳璇研究员等完成的“天敌捕食螨产品及农林害螨生物防治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在理论上填补该项研究空白,为我国害螨的综合治理提供了一个优良天敌品种和有效途径。获得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作物育种学  福建农林大学郑金贵研究员等完成的“谷秆两用稻选育及其秸秆高效利用技术”项目研发的谷秆两用稻,不仅稻谷可以高产,而且稻秆的营养价值是普通稻秆的一倍以上。获得200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寄生虫病的病原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研究 20世纪50年代,厦门大学唐仲璋院士开始寄生虫病的病原生物学问题以及在我国各地流行区的流行病学的研究,解决了病原幼虫期、疫区媒介种类及其孳生地等问题,为福建省消灭血吸虫病、中国和世界寄生虫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1964年,厦门大学生物学家唐崇惕院士开始研究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寄生虫种类,阐明了日本血吸虫在终末宿主体内异位寄生的原因和机理,并提出预防措施,为血吸虫病的预防和早期治疗提供了科学的资料。
    人与健康科学  厦门大学夏宁邵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了几个具有很高免疫活性和诊断价值的HIV重组可溶性Ⅰ+Ⅱ抗原,并完成了规模生产工艺建立。研制的EIA诊断试剂盒,大大提高了艾滋病诊断的速度和准确性。获200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谭建明教授等在我国首创中国人HLA基因配型技术,率先提出了中国人氨基酸残基配型标准,在国内率先实现了移植前供、受者严格的基因配对选择,使得移植质量大幅度提高。获200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朱忠勇等从分子遗传学、免疫学和酶学三方面对b5R缺陷引起的HM进行了系统研究,为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HM)的实验诊断提供了实用可靠的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和酶学方法,并为开展该病的基因诊断和治疗等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福建医科大学易自翔教授等完成的“耳硬化症的临床和基础系列研究”项目,建立类似耳硬化症的模型,为病因研究提供新线索;论证硫酸软骨素可防治耳硬化症;发现密集的软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是导致骨质增生、镫骨固定的关键原因。200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福建省卫生防疫站陈亢川教授等完成的“福建省细菌性腹泻病的调查研究”,为我国制定腹泻病控制规划提供了详尽的参考数据。获199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三、成果的应用与产业化,重大工程建设发展
    由福建电视台和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非线性电视新闻综合网络系统”,已在中央电视台、30家省市级电视台和一些国际电视机构使用。这一成果使中国电视台的数字化、网络化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福建省国土资源厅石礼炎等完成的福建省上杭“紫金山式”大型铜金矿床的发现、研究与勘查项目,为在陆相火山岩地区寻找、勘查大型铜金矿开阔了新思路。1996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福州大学付贤智教授领导的创新团队成功开发出纳米固体超强酸高效光催化剂及其工业生产技术,填补了我国光催化技术产业化的空白,推动了我国光催化技术标准的制定。200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张华坚等研制的“高能无汞碱锰电池装备”,是中国生产速度最高、自动化程度最高与环保电池质量最好的生产线,其技术指标超过全国所有引进的生产线。获得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福建农业科学院刘德盛研究员等研制的复方TA乳粉已在全国海带、紫菜、裙带菜的养殖上推广23万亩。获得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福建水口水电站工程建设公司陈坚权等完成的“福建水口水电站2×500吨级湿运全平衡钢丝绳卷扬提升式垂直升船机建设及运行”项目,研制的升船机总体规模在世界上仅次于比利时斯特勒比•蒂厄升船机,为三峡等大型升船机工程提供技术依据。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吴冲浒等完成的“紫钨原位还原法”项目,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取代了此前世界上通用的两种日本和美国的制造方法,成为当今超细晶硬质合金工业化制造技术的最佳工艺。200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福建化纤化工厂苏文瑞等完成的煤制载体炭流化床合成VAC工业应用试验研究项目,为国内首创,第一年就为企业创效益上千万元,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外汇,获得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在国内同行业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