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环境日益优化
日期: 2009年09月22日 14:24      
【字号: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青海科技发展6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得益于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得益于省委省政府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和措施。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青海省委根据中共中央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于1958年做出《关于建立青海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机构和开展科学技术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同年12月,又发出《关于迅速开展群众性科学技术活动的指示》全省各级各类科技机构迅速组建,科技队伍迅速壮大,全省科技管理、科学研究体系初步形成,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迈出一大步,群众性的技术革新、技术革命活动取得一批成果,出现了青海省科技事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青海省连续出台20余部政策法规,开展青海科技战线的拨乱反正,恢复和建立科技工作的正常秩序。1985年8月,省委省政府颁布了《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意见》,制定放活科技人员、放活科技机构等一系列政策、办法和规定,加强了科技情报、科技成果、专利、技术市场、科技奖励和科技外事工作,实行院所长负责制,创办民办科技机构,试建科研单位和企业的技术经济联合体,初步形成了新时期青海科技管理体制,产生了大批科技成果,促进了青海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进入新世纪,青海省委省政府更加重视了对科技工作的领导,2000年制定颁布了《中共青海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改革科技计划体系、科技项目管理模式、科技机构管理体制和科技奖励制度,明确了技术创新的工作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办法,基本解决了科学技术工作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问题,科技投入连年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青海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一个具有高原特色和地方民族特色的科技体系已经形成,青海科技事业得到空前的大发展。
    60年来,青海省先后10次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1959年制定第一个科技发展规划《青海省1960—196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提出了科技发展的目标、重点、任务。此后,每隔5年,就制定一部中长期科技计划。2006年制定的“十一五”科技规划,突出了重大科技攻关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突出了科技富民,突出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确保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从1959年起,除“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6年外,青海省年度科技计划均逐年编制,至今已编制45部年度科技计划。在逐年编制中,科技计划不断改革,不断完善,不断引导科技工作的重心转移到运用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运用上,主攻方向转移到解决围绕全省建设的重大技术难题上,并重点突出科技富民、科技强省、科技产业化和科技自身发展四个方面,重点支持农作物种子、中藏药、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优势矿产资源开发等新兴产业,努力解决产业化前期和重大工程建设中的技术关键。
    2001年青海省编制和实施的科技富民计划是以富民强省奔小康为目标,针对青海省州县产业发展中技术含量较低的实际情况,以推广先进实用的技术和解决州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及难题为突破口,安排科技富民项目,加大科技投入,在推动产业发展、提高州县科技工作能力、培训农牧民人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为保证青海科技发展目标的顺利实施,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些具有青海特色的措施办法,力促了青海科技的发展。从2001年1月起,青海省19个省属科研机构,全部转制为科技型企业或科技服务型企业,按照企业体制运营。转制科研机构通过不断深化内部改革,拓宽业务范围,迅速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大环境,经济效益不断大幅度提高,科研人员收入水平也得以提高,青海科研机构游离于经济建设之外的状况得以根本扭转,并散发出蓬勃活力。
    因地理环境、工作条件和物质待遇等方面的原因,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青海省的科技人员开始大量外流。为了稳定科技队伍,吸引外地人才来青工作,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关于改善专业技术干部生活待遇的试行规定》、《关于放活科技人员的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法规,极大改善了科技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适当提高科技人员的工资收入和退休费标准,并规范科技奖励制度,设立“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提高了获奖项目的质量,对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实行重奖。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遏制了科技人员外流的趋势,对稳定全省科技队伍、吸引外地人才来青海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到90年代中期,青海省的科技队伍开始稳定发展,目前已拥有专业技术人员9万多人,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达9千余人,其中科学家与工程师约6千人。
    针对青海科技资源匮乏的现实,为扩大科技开放,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攻克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重大技术难题,从2001年起,青海省大胆创新,率先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面向国内外公开招标,在国内科技界引起强烈反响。通过多年的科技项目招标工作实践,给青海的科技工作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几年来,先后公开招标44个重大科技项目,总资助经费占到同期省级科技三项费总额的25.3%,招标项目数量和资助经费强度在全国各省区少有。据统计,已招标实施的项目中,共有545名省外高层次科技人员参与攻关,承担单位项目匹配资金多达3亿元以上,资助经费与匹配资金的比例达1:8。目前这些招标项目研究开发工作进展顺利,绝大多数项目在技术上有突破。截至目前,已开发出新产品35项,研发新材料36种,新建中试线及生产线5条,实验基地及示范点56个,取得专利12件,发表论文及研究报告215篇。部分项目已经顺利通过验收并应用于生产,经济效益明显。通过招标,优化了科技资源配置,提高了科技成果水平,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扩大了青海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培养和锻炼了科技管理队伍,一批长期困扰青海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在短期内得以攻克,在引进技术、人才和资金等方面一举多得。特别是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招标带动了青海省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盐湖集团、青海油田公司、西部矿业公司等有关企业提出技术难题,与科技厅和企业联合出资招标,投入超亿元,突破了科技项目招标投资主体为政府部门的单一模式,企业进入科技项目招标领域,不仅开辟了科技投融资的新渠道,而且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为实施资源开发战略,加快经济发展步伐,青海省制定优惠政策,创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青海格尔木2001年确定为格尔木工业园区,2005年确定为省级开发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开发区形成了以盐湖化工、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冶炼为主体的产业框架,成为柴达木招商引资的主战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改革开放的窗口,科技成果的运用基地。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2000年,后调整管理体制,按照“一区多园”方式进行整合,开发区现辖3个工业园区:东川工业园区已初步形成以机械加工、化工、特色资源开发、食品加工为主的产业群。生物园区已初步形成以中藏药、高原动植物资源精深加工、特色轻工产品、保健食品加工为主的产业群。甘河工业园区已初步形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产业群。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企业聚集、推进全省工业化进程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成为全省高新技术的孵化器,经济发展的排头兵。2004年9月,青海大学科技园正式挂牌成立,它依托青海大学的科研中心,整合科研、教学资源,利用技术和人才优势,逐步建成高新技术的创新源,创新人才成长的摇篮,产学研结合的基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