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9258号建议的答复
国科建议高〔2021〕167号
张红伟等11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配套措施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突破汽车及零部件关键核心技术
科技部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十五”以来确立新能源汽车“三纵三横”研发布局,实施“纯电驱动”技术转型战略,组织国内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大学及科研院所等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体,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产业化推广和基础设施建设。经过二十年努力,我国在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建立了产学研融合、大中小融通的研发体系,整车到零部件的产业链条基本形成,转型升级速度也在加快,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整车及零部件企业,进一步提升了我国新能源汽车整个产业链的技术水平。特别是近五年来,在多部门积极努力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在研发、产业、市场、政策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呈现明显的综合优势,由产业培育期迈入快速增长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下一步,科技部将通过“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组织实施,继续坚持“纯电驱动”发展战略,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布局创新链,从能源动力、电驱系统、智能驾驶、车网融合、支撑技术、整车平台等六大方面,夯实基础研发能力,突破产业链核心瓶颈技术,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和产品市场竞争力,培育一批整车制造、核心关键零部件、充换电新基建等领域创新型国际领军企业。
二、关于系统性地解决新能源汽车使用环节充电难的问题
“十五”到“十三五”期间,科技部连续启动实施国家科技研发专项,持续强化新能源汽车攻关,对包括充电基础设施相关技术在内的核心技术进行持续攻关部署,开展了各种充电技术及相关标准、接口和协议等研究,为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实现互联互通提供了重要支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先后部署启动了“电动汽车基础设施运行安全与互联互通技术”“安全可控、能源互联、开放互通的智能充电网研究与应用示范”“基于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的高性能充电系统关键技术”等项目,累计投入国拨经费6000多万元,在多种功率充电、无线充电及充电安全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在传导充电设备方面,研发了基于碳化硅器件大功率单向充电系统和双向充放电系统,研制了62.5kW充电功率模块,输出电压范围DC200~1000V,满载效率≥97.5%,满载比功率1.65kW/kg。在大功率充电技术方面,已在北京、南京、常州、深圳、长春等地同时开展技术验证,充电功率覆盖240~360kW,验证了插接器前向兼容性及热管理技术。无线充电系统方面,研制了3.3~60kW的无线充电系统样机,无线充电距离≥20cm,无线充电系统整体最大效率可达93%;研制了6.6kW无线双向充放电系统样机,系统整体最大效率86%。在互操作性方面,确定了互操作性技术方案和性能测试方法,并开展了技术验证。
我国已建成充电设备数量最多、覆盖面积最大的充电设施网络。新增公共充电设施多数以120kW以上直流快充设备为主,私人领域7kW交流慢充桩成为标配,专用车领域基本实现了直流快充方式的应用普及,公共充电设施具有云平台联网实时监控能力,App寻桩及线上支付已普及应用,场站设施高效配置技术、网络构建与优化布局方法成为研究热点,大功率充电、小功率直流充电、自动充电连接和有序充电等新技术正逐步产业化。
下一步,科技部将结合“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组织实施,统筹考虑包括充电技术在内的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在车桩云互联关键技术、充电设施规划方法与有序充电管理技术、大功率无线充电关键技术、动力电池快速更换关键技术等高效协同充换电关键技术及装备方面强化科技攻关,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新能源汽车规模化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你们提出的建议十分重要,科技部将继续加强对新能源汽车研发的支持力度,进一步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自主品牌车企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建立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并与相关部门共同推动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确保我国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感谢你们对科技工作的支持!
科技部
2021年7月6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