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0237号建议的答复
索 引 号: 306-21-2023-159 发文机构: 科技部
成文日期: 2022年06月20日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30日
发文字号: 有 效 性: 有效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0237号建议的答复
苗振林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的建议》收悉。您提的建议非常重要,我们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公共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资源保障和基础服务功能相关建议
  多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科技文献信息保障,建立了多个文献信息共建共享服务体系。2000年6月,科技部联合财政部、原国家经贸委、原农业部、原卫生部、中科院等组建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形成国家科技文献保障基地。NSTL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冶金工业标准信息研究院、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标准馆和中国计量科学院文献馆9个文献信息机构组成,以联合、协作、开放、共享为原则,采集、收藏和开发理、工、农、医各学科领域的科技文献资源,面向全国提供公益的、普惠的科技文献信息服务。目前NSTL科技文献采集数量居国内首位,形成了我国最大的科技文献收藏和服务体系,每年采集印本外文期刊和会议录等文献2.6万种,订购外文数据库140多个,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科技文献信息服务体系,在全国各地建设服务站40个,提升了我国科技文献信息的保障水平。下一步,将不断加大科技文献资源建设投入力度,调整和优化印本文献学科结构,加强关键研究领域、前沿技术领域等创新驱动发展需要的资源建设,推进富媒体资源、事实型数据资源、软件分析工具等资源建设,开拓面向产业创新的资源建设,形成学术信息资源与产业信息资源相融合、适应创新需求变化的一体化创新资源体系。
  二、关于加强科技服务能力建设相关建议
  我们将加强国家级科技文献发现和服务系统建设,研发包含数十亿级科技文献信息的大数据发现云平台,形成统一集中的科技文献资源聚合服务系统,提供从信息搜索到全文获取的一站式公益性服务。加强基于大数据的分析系统的建设,逐步实现科技文献细粒度解析、关联和重组,形成可挖掘和可扩展的知识关系网络,加强中心数据资源与第三方资源的关联分析能力建设,逐步建立跨界数据关联利用机制,加强面向创新服务的数据分析能力建设,开发数据分析挖掘工具包,不断提升数据分析服务能力。促进提高科技情报研究、分析和服务能力,支持科技信息服务机构面向国家战略、重大项目、重点领域开展全流程信息跟踪与专项服务,加强对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的知识化学科服务。
  三、关于加强省市级地方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特色专业资源和服务建设相关建议
  我们将加强国家和地方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联建联动、互联互通,完善国家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覆盖全国的科技文献信息服务网络。推动全国范围的科技文献信息共建共享,发挥国家平台的集成枢纽作用,强化资源共建共享和第三方开放利用,支撑地方和行业科技文献共享平台资源特色化建设和用户个性化服务,提升地方和行业科技文献信息保障水平。
  四、关于加大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建设的宣传、推广力度相关建议
  我们将吸收您的意见,鼓励和引导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加大宣传推广和用户培训力度,与第三方合作扩大平台服务影响力,吸引更多用户了解平台、使用平台和依赖平台,提高科技文献公益服务的辐射范围和延伸能力。推动科技文献共享平台面向重点产业、企业、产业园区和中小微企业,拓展支撑企业产品研发和自主技术创新的竞争情报服务,建设行业专题平台,提供专业信息检索、专题文献信息、产业发展态势与竞争格局分析,专利查新与技术机会识别分析等服务。
  

 

  感谢您对科技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科技部
  2022年6月20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