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科技增粮 建设江淮大粮仓
日期: 2011年07月11日 10:12      
【字号:

    2011年1月17日,安徽省科技厅在合肥组织召开“十一五”全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课题验收会。通过汇报、质疑和评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淮中部(安徽)稻麦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内设的10个攻关子课题和15个技术集成示范子课题全部通过了验收。在此之前,该课题已于去年10月份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验收,验收专家组的评语是课题“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各项计划任务和考核指标”。至此,安徽粮丰课题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全体与会人员无不欢欣鼓舞,感慨万分,五年的钻研和辛劳换来了丰硕的科技成果,也换来了粮食丰收的喜讯。刘明平副厅长代表省科技厅对课题圆满完成任务并通过验收表示热烈的祝贺,他指出,“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课题是我们这么些年以来,任务最广大、技术层次最丰富、参加单位和技术人员最多、成绩最显著的一个课题。所取得的成绩不仅仅在技术进步,而且在社会贡献,在组织管理经验。”
    一、粮食丰产科技长足进步
    人们不会忘记,2004年,当国家粮食生产跌至低谷敲响粮食安全警钟的时候,省科技厅的领导和农业专家们心想到了一处——科技增粮!通过精心组织和策划,先行立项实施了安徽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05年加入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行列,2006年开始又承担“十一五”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课题。
    针对安徽不同生态区域的稻、麦两大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存在实际问题与技术瓶颈,全省农科教多个单位、多个专业的80多名专家组成了10个攻关专题组,围绕实现水稻、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生产目标开展艰难的技术攻关,5年中在试验示范基地开展了200多项次田间试验研究,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科技成果。课题主持人杨惠成研究员说起课题的技术进展来如数家珍:课题研究集成的杂交中籼稻“机插平衡栽培”技术有创新突破;集成的以“阶段栽培”法为核心的沿淮单季稻栽培技术体系、以“稀长大”栽培为核心的沿江双季稻栽培技术体系、以“氮肥后移增施拔节肥”为核心的淮北旱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以“节水避旱”和“防高温热害”为核心技术的江淮中稻避灾稳产补偿技术体系、以“中稻无盘旱育抛栽”和“双季稻双抛”为主要内容的水稻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等5套技术体系,为安徽粮食生产整体水平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撑。课题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稻麦作物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等规程80套,并在大面积示范验证后,已有31项作为省级地方标准,颁布全省实施;课题共鉴定科技成果24项,获得省级科技成果奖励4项,获得专利授权5项,发明1项农机新装置和2个新农药药剂,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科技论文286篇,出版著作6部。所有这些成果无不凝聚着科技人员5年来流下的汗水和付出的心血!
    二、五年示范辐射成效显著
    2009年至2010年,我省小麦生产遭遇了罕见的严重干旱、大雪、低温、连阴雨等灾害影响。农民在着急,政府在着急,总理在着急!面对严重和复杂的灾情,课题组紧急行动起来,马传喜、曹承富、黄正来、李金才、董召荣、张平治、乔玉强、吴兰云等专家奔赴生产一线,调查分析苗情,研究技术对策,指导各课题组所分工的责任示范单位。专家们的技术意见迅速上报到政府和农业部门,通过广播电视和各类培训班,抗灾技术方案传遍了全省。在省政府的统一领导指挥下,课题发挥科技支撑作用,积极正确应对,将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控制到最低程度。粮丰工程课题项目区482.00万亩小麦生产仍取得平均亩产477.40千克的较好收成,比非项目区平均增产48.29千克,增幅达11.25%。从技术角度分析,一是课题研究形成了一整套适合安徽易灾多灾条件的适应性稳产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并在项目区成熟应用;二是多年来积累的逆境栽培和灾变应急技术储备得以从容正确应对;三是粮丰工程建立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模式在抗灾夺丰收中发挥了有效的保障作用。大灾之年获高产,彰显了科技的巨大威力。这只是5年中的一次战役。
    五年来,课题组筛选出了一批优质高产高效稻麦新品种,完成了一批粮食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技术规程,为我省粮食持续稳定增产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据统计,“十一五”期间,课题累计建立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和高产攻关田面积6417.93万亩,与课题实施前3年(2003—2005年)平均比较,水稻单产增幅23.16%,小麦单产增幅31.47%,五年累计增产粮食7509.21万吨,增加直接经济效益128.91亿元。为检验课题技术实施效果,2008年起,课题进行了同年度项目区与非项目区的增产增效情况比较。2008~2010年三年,项目区“三区一田” 2504.43万亩水稻比周边非项目区平均每亩增产48.84千克,增幅9.32%,增产水稻134.88万吨,增加直接经济效益23.95亿元;“三区一田”1450.08万亩小麦比周边非项目区平均每亩增产48.22千克,增幅11.34%,共增产小麦69.93万吨,增加直接经济效益12.58亿元。科技增粮效果十分明显。
    在水稻、小麦超高产栽培方面,创造了我省单季中稻亩产845.3公斤、双季稻亩产1306.7公斤和小麦亩产718.2公斤的全省高产记录。这些高产典型体现了科技在挖掘粮食增产潜力方面的作用与效果,为全省粮食生产树立了科技样板。岁末年初,省里农业部门传来捷报,全省粮食总产量由2005年的521亿斤,稳步提高到2010年的616亿斤,创造了粮食生产实现连续7年丰收、5年创新高的纪录。粮丰工程为全省粮食生产稳步提高起到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三、奠定粮食丰产科技持续发展基础
    粮丰课题实施5年,除了技术上的积累,还凝聚了一支多专业、高质量的粮食丰产科技团队,培养博士6名,硕士39名,建立了全省粮食丰产科技体系。粮丰课题健全了项目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激发了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活力,一大批农技人员在专家的指导下,通过课题实践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建立了一批实验室和试验示范基地,改善了栽培研究条件。全省有5个粮丰课题的工作站批准为省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有4位同志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荣誉称号。
    课题组探索形成了一整套课题组织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在技术指导上,示范课题实行首席专家制,为每个示范县安排指导课题组和指导专家,使攻关课题组和专家与示范单位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示范课题的集成研究与示范技术水平。在抓技术落实到位上,各示范单位重点抓核心区和示范区两级,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人,指导到户到田。15个县建立了15个工作站或专家大院,抽调驻点服务人员230多人,从选择品种、育秧到栽插、田管各个重要环节,实行全程技术服务,示范区群众形象地称之为“面对面培训,手把手示范,零距离服务”。核心区和重点示范区实行统一规划布局、统一供应良种、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管理措施、统一农机服务的“五统一”社会化服务方式,服务到田。各示范单位在政府的支持下健全服务网络,多形式扩大对大面积生产的技术服务。如编发简报、利用电视和广播开辟技术宣传专栏、开通农技110和专家咨询热线。全椒、天长等县还为农技指导员专门配备小灵通,24小时接受农民咨询,使生产问题可以得到及时的解决。技术培训是课题技术示范推广的重要手段,5 年累计培训提高农技人员400多人,培训农民30余万人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