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依靠科技促进区域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日期: 2011年07月11日 12:29      
【字号:

    四川是粮食生产大省,粮食面积和产量居全国前列、西部第一。四川是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六个水稻试点省之一,也是西部唯一的省份。2004~2010年,四川先后经历了2006年特大旱灾、2008年严重冰雪灾害和“5.12”特大地震等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在科技部大力支持下,四川通过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粮食连续4年增产,连续3年超过700亿斤,科技为粮食丰产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项目建设成效
    我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针对主要粮食作物持续增产的瓶颈问题,开展技术创新和集成示范,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催生了一批先进成果,建设了一批科技示范基地,涌现了一批高产典型,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项目区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通过连续7年的实施,创新和集成了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等一大批粮食丰产技术,筛选出优良品种53个,解决了品种多乱杂问题,推动了优质高产新品种的更新换代,良种覆盖率由85%提高到100%,优质率由50%提高到70%以上。2010年,我厅会同省农业厅、省粮食局等部门,研究提出了适合我省粮食作物大面积推广的主推品种21个、主推技术9项、主推模式7套。
    ——催生了一批创新成果。“重穗型杂交稻的高产机理及其稀植优化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四川杂交中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推广”、“主要作物种用化控抗逆壮苗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应用”先后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人工合成小麦优异基因发掘与川麦42系列品种选育推广”获得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以来,通过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实施,已经有11项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此外,还制定了“水稻抛秧技术规程”行业标准1项、“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10项,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专著15部。
    ——建立了一批科技示范基地。通过实施本项目,在郫县、泸县、东坡、射洪等地建立了6个核心区、13个示范区,辐射省内43个县(市、区),形成了稳定的粮食丰产科技示范基地,科技成果快速应用于生产一线,并在生产中进一步熟化和再创新,大大缩短了成果转化周期。通过科技交流合作,将技术成果推广到重庆、云南、贵州、湖北、陕西等省市。2006~2010年,累计建立超高产攻关田近1500亩、核心区7.7万亩、示范区790万亩、辐射区8300万亩,年均推广2100万亩。
    ——涌现了一批高产典型。项目区5年累计新增粮食277.46万吨,新增经济效益66.36亿元。水稻超高产攻关田连续5年亩产超过780公斤,广汉水稻创造了亩产853.51公斤的四川盆地高产纪录,宣汉玉米创造了亩产1186.1公斤的西南地区高产记录。超高产攻关田水稻、小麦、玉米平均亩产达793公斤、469公斤、664公斤,分别较全省平均产量增产277公斤、194公斤、295公斤;核心区水稻、小麦、玉米平均亩产为680公斤、419公斤、585公斤,分别较全省平均产量增产164公斤、144公斤、216公斤;示范区水稻、小麦、玉米平均亩产为611公斤、370公斤、565公斤,分别较全省平均产量增产95公斤、95公斤、196公斤;辐射区水稻、小麦、玉米平均亩产为551公斤、295公斤、401公斤,分别较全省平均产量增产35公斤、20公斤、32公斤。
    ——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十分注重培养拔尖人才和“土专家”,做好“十二五”人才储备。培养了4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4名科技特派员获得国家科技部表彰,3人获得农业部技术推广标兵,2人被评为农业部科技入户先进个人。同时,利用电视、报刊、农经网、现场会、墙板报等广泛开展技术宣传和培训,五年累计召开600场现场会,印发技术资料近1000万份,培训技术人员7.7万人次、农民444.3万人次,使粮食丰产技术入户率达到100%。
    二、重大科技成果
    ——提出37个主推技术(品种)。
为依靠科技提高我省大面积粮食生产能力,四川省科技厅会同省农业厅、省粮食局,组织专家提出了适合我省粮食作物大面积推广的品种、技术和模式。
    ——获得11项国省科技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目,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目、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
    ——制定11项标准。其中,农业行业标准1项、地方标准10项;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和科普读物15部。
    三、组织管理经验
    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涉及省市县政府多个部门,参加研究、示范与推广的科技人员众多,涵盖产前、产中和产后多个环节,包括栽培、育种、土肥、植保、加工等多个学科。为建立科技增粮的长效机制,加强协作和管理,采取了以下措施。
    ——组建三个小组,加强检查督促。一是成立省级领导小组。建立了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省科技厅、农业厅、财政厅、粮食局、省农科院、川农大等部门(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的粮食丰产工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二是成立专家咨询组。聘请四川农业大学荣廷昭院士为组长,省内外知名专家为成员,建立了专家咨询组,负责对创新研究、技术集成和工程实施进行全程咨询、跟踪检查和技术指导。三是成立工程督查组。邀请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专家学者,成立督查组,参与咨询论证、中期评估、经费检查、绩效考核等工作,实行全程监督。近年来,巨峰省长、崇禧副书记、钟勉副省长等多次到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区视察,开展科技增粮专题调研,对粮食丰产科技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十一五”期间,我省财政1:1配套了1100万元。
    ——落实三项制度,规范项目运作。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项目负责人和核心区、示范区政府领导,以及辐射区有关部门负责人,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互通信息,协调工作,有效解决了关键环节的困难。二是实行目标责任制度。逐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任务落实到单位,责任具体到人头,目标细化到农田。三是严格绩效考核制度。制定了技术创新、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等3个一级考核指标,以及任务落实、技术指导培训、示范基地建设、产量验收、财务管理和资金使用等8个二级考核指标。年初召开工作会,分解目标,落实任务;年中召开现场会、联席会,组织专家组巡察和现场测产;年底召开总结会,开展绩效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动态调整经费。
    ——集成三大优势,联合多方资源。一是集成部门资源。通过经常协调沟通,整合了省市县科技、农业、财政、粮食等有关部门资源,配套实施了高产创建、育种攻关、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一批与粮食丰产相关的项目。据初步统计,“十一五”期间,全省已累计投入经费上亿元。二是集成科技优势。整合了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农大等全省20多个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优势力量,集成了育种、栽培、土肥、植保、加工等多学科知名专家,建立了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团队,实现了优势互补,强化了科技支撑。三是集成企业优势。整合了川粮米业、文君米业、和久集团等10余家省内优势粮食龙头企业,以及一批科技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和农民专合组织等,充分发挥企业和中介组织懂市场、会经营、联农户的优势,推动粮食产业链延伸,促进产业化经营。
    ——坚持“三区”联动,创新转化并重。从品种、栽培、土肥、植保、加工等环节出发,通过单项技术的创新和集成,组装了一批粮食大面积持续均衡丰产技术,并将其快速应用到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深入推进“四新”协调(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和“五良”配套(良种、良法、良壤、良制、良机),以点促区、以区带片、以片推面,促进大面积粮食生产能力提高。即:通过数十亩超高产科技典型创建,推动千亩核心区建设;通过千亩核心区的科技集中展示,促进百万亩示范片建设;通过百万亩科技示范片带动,辐射周边地区千万亩以上大面积丰产,分层推进,逐级放大。
    ——覆盖三大作物,夯实增产基础。随着我省人口增长和畜牧业、食品加工业、白酒产业的发展,粮食需求呈现刚性增长趋势,我省每年需从省外调入饲料和酿造用粮上百亿斤,迫切需要全面提高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的生产能力。为此,在国家水稻丰产科技工程的带动下,我省结合自身实际,深化了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启动实施了四川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将玉米、小麦与水稻一并实施,在玉米、小麦主产区建立核心区4个、示范区16个、辐射区43个。“十一五”期间,小麦和玉米已累计增产99万吨、增效21亿元,为我省玉米、小麦增产增收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