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县(市)巡礼:惠安:石头开出了“创新之花”
日期: 2009年12月25日 08:38      
【字号:

  4台大切锯同时运转,偌大的厂房却没有扬尘;排放的石粉污水集中处理、回收,废渣则用来生产人造石雕胚体以及建材。

  在福建省惠安县,由奇达利集团实施的“石材加工污水综合处理技术与设备开发研究”,实现了污水零排放和循环利用,每年可节约水资源30万吨、费用45万元(按1.5元/吨计)。

  似乎生来就有双“艺术之手”:黄斗笠、银腰带、蓝上衣、黑宽裤,是惠安女巧手打扮的一道道亮丽风景线;而男子则用心血、智慧,赋予石头新的生命,为惠安赢得“石雕之都”美誉。

  延续1600多年的惯性太大了。一度,人们满足于传统工艺,限于家用小件石雕,致使传统产业进退维谷。而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显:加工产生的石粉尘四处扩散,废料废渣堆积如山,污水和石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致使河流变“色”,部分地下水无法饮用。

  几经反思,惠安走出了一条“保存传统特色、吸纳现代技艺、依靠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促进总量增长”的道路。2005年,该县启动市级重大专项“惠安石雕石材技术开发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污水综合处理技术”正是子项目之一。

  “目前,国内大部分石材企业对污水与石泥处理,仅通过几个水池进行沉淀,处理时间长、效果差,而且强度大、效率低。”奇达利集团副董事长张其聪算一笔账:该项目对全省近4000家石材企业来说,意味着每年可节约1.2亿吨水和1亿多元费用。

  在重大专项的带动下,一系列共性、关键行业技术相继取得突破。另一子项目成果“石材超薄金刚石带式切割机”,解决了割切超大规格荒料石,切削面高低不平、误差率高难题,还可替代进口的大型圆盘锯石机。

  “是科技‘点石成金’,让石头开出了‘创新之花’,使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依托科技支撑,惠安还制作出具有欧美风格的城市石制品、仿古建筑雕刻品等,以创意文化拓展产业市场,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密切关注“惠安现象”的福建省科技厅副厅长李堂杰说。

  如今,该县共有1300多家石雕石材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1/4。磊艺、豪翔等一大批龙头企业相继崛起,形成了包括采矿、石材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等在内的产业集群,建成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加工能力最强的工艺生产出口基地。

  惠安县副县长黄怀忠表示,找准“科技”和“品牌”这两柄利器,惠安的“创新之路”越走越清晰: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五连冠、“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等称号,拥有中国石材磨料磨具研究开发中心等国家级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各1个,省级行业技术开发中心1个、企业技术中心2个。

  今年9月,在通过福建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验收后,惠安开始把目光瞄准“国家级”。惠安县科技局局长江奕春告诉记者,惠安申报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全面对接海西经济区战略、构筑新增长极,努力使惠安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成为具有两岸合作特色的特殊实验区、对台先行先试平台。

  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品牌经济强县的决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总体规划等文件相继颁布。在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的牵引下,企业技术创新和创品牌步伐越迈越大,石雕石材、食品饮料、鞋服包袋等传统产业得到改造提升,石油化工、生物制药、环保节能等新兴产业开始发力。

  在福建省闽台科技合作基地——绿谷台商高科技产业基地,通过园区和产业基地配套,“以台引台、以商引商”,长照研发、智尊研发、恩帝科技等台湾光电信息、精密机械高科技企业相继入驻,台商在惠安的聚集效应初步显现。

  “承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的,分别一次性奖励3万元、2万元。”拿起关于技术创新的奖励文件,绿谷台商高科技产业基地招商副总经理刘世昌说,“我们期待更多科技政策出台,让‘创新之花’在惠安处处绽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