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次世界性盛会。为把2010年上海世博会办成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从申博成功开始,科技部、上海市政府联合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10个部门和单位专门成立世博科技领导小组,启动实施世博科技专项行动,组织和动员全国科研力量和科技资源,开展联合攻关,为上海世博会的成功筹办提供科技支撑。
1、世博科技专项行动的目标
世博科技专项行动紧紧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会主题,以“科技,让世博更精彩”为目标,根据上海世博会建设、能源、环境、运营、安全及展示等领域的科技需求,通过科技创新,力争实现以下目标:
一是实现上海世博园区的“低碳排放”。园区内客运交通工具“零排放”,园区内建筑和照明的二氧化碳排放减少30%。
二是实现上海世博园区的生态和谐。园区内雨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100%,雨污水综合利用率达到30%以上,工程废弃物和垃圾100%回收利用,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0%以上。
三是实现世博会管理运营的便捷高效和健康安全。上海市域范围内到达世博园区不超过1小时,人均通过世博园区入口闸机时间不超过20秒,园区内信息反馈处理与应急反应时间小于2分钟。
四是实现世博会展览展示的精彩、互动和创新。在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实现网上世博展览,并为中国馆和主题馆提供先进的展示成果以及展示技术和手段。
五是引领和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通过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照明(LED)、生态节能建筑等创新成果在上海世博会的综合集成及大规模示范应用,引领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世博科技专项行动进展情况
截至目前,世博科技专项中央财政科技投入近3亿元,带动地方财政科技投入4亿多元和大量的社会投入,先后共安排实施了232项攻关项目,凝聚了全国近千家科研单位、企业和上万名科研人员参与研发。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经取得了1000多项科技成果并已得到实际应用,为上海世博会的筹备和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一是在世博规划建设方面,突出绿色环保、生态节能、和谐宜居的理念,形成了适用于世博会建设的现代建筑技术体系和现代景观技术体系。“世博园与世博场馆规划设计导则研究”项目成果,成为世博园区规划设计的主要技术指导依据。中国馆的设计和建设集成了生态、冰蓄冷、中水回用、雨水收集利用、绿色建筑材料等新技术、新材料,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和太阳能发电进行照明,实现了中国馆照明用电的全部自给。世博轴建设融合了大跨度索膜结构、百万量级LED、江水源与地源热泵、大规模曲面视频显示、地下空间防灾技术、地下空间建筑环境等多项技术的集成应用,实现了世博轴作为世博园区地下空间交通集散场所和重要展示空间的双重功能。主题馆实现了大跨度结构空间和太阳能屋顶并网发电等先进功能。
二是在新能源应用方面,突出绿色世博和低碳世博的理念,重点开展了清洁能源技术的科技攻关和示范应用,满足了节能减排的要求。世博会期间,世博园区及周边将开展200辆燃料电池汽车、380辆纯电动汽车、500辆混合动力汽车等总计1080辆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示范运行,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新能源汽车商业运行示范。世博园区中的城市最佳实践区、“一轴四馆”的景观照明全部采用半导体照明(LED),整个园区的80%以上夜景照明采用LED,节能效果明显,将成为全球最大的LED集中示范区。世博园区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4.5兆瓦,实现了目前国内乃至亚洲最大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系统,是北京奥运会应用量的7.5倍。首批34台3MW风力发电机组正在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上海东海大桥1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进行安装、调试,首批3台机组已正式并网发电,其他机组也将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前全部实现并网发电,为上海世博会提供绿色清洁能源,是北京奥运会风力发电量的2倍。
三是在生态环境方面,突出了生态和谐和循环利用的理念,重点开展了生态环保和资源回用等技术的集成应用,体现了城市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针对世博园区白莲泾河道实施的近自然生态修复集成技术,实现从防洪驳岸到河面的硬质驳岸生态软化和河道生态系统的健全和完善,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净化、自调节、自平衡和景观美化功能。以“智能化生态建筑技术”研究项目成果为基础的“沪上·生态家-上海生态建筑示范楼”,作为我国的实物案例入选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综合集成应用和展示了“节能减排、资源回用、环境宜居、智能高效”等技术,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0t,综合节能60%以上,将引领未来生态建筑的发展方向。针对世博会期间上海将经历夏季高温开展的“控温降温”技术研究,从遮阳、自然风道设计、功能材料利用和水景、水雾消暑等多方面提出了解决途径。
四是在安全健康方面,突出以人为本、安全健康的理念,通过在食品安全、应急防范等方面组织科技攻关,为食品检测、防恐反恐等方面提供了技术手段。“人群疏导预案模拟技术与系统”,在计算机中构建公共设施的三维场景、模拟其中的人流运动和可能发生的突发灾害事件,为世博会期间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提供了科学、全面、可靠、高效的辅助分析手段。“食品中病原体、有毒有害物质、转基因成分等快速现场检测”,已成功研制开发出多个食品安全检测产品,并已在上海及周边地区检测机构示范应用。“人脸图像采集与比对系统”可在上海世博园区所有的出入口和重要场所实现24小时不间断布控,通过人脸识别技术,确保出入口及园区内重要场合实现“人证合一”。
五是在世博运营管理方面,突出高效、便捷的理念,重点开展了园区内外交通管理,高强度客流的安全集散、引导,多语言信息汇聚与发布等科技创新。“上海世博智能交通技术综合集成系统”项目已经完成并在上海交通管理中进行应用示范,通过集成应用信息化、智能化控制等技术,保证了交通高峰时段主城区及换乘点交通信息发布和引导更新频率小于5分钟,为保障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的交通畅通提供了技术支撑。通过支持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TD-LTE在上海世博园的示范演示,实现全球首个TD-LTE演示网的应用,将推动第三代移动通信向第四代移动通信迈进。上海世博会7000多万张门票,将全部采用基于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新型门票系统,满足了大客流高效检票处理的需要,使人均通过世博园区入口闸机时间不超过20秒。
六是在世博展览展示方面,突出精彩、互动的理念,开展了相关的新媒体、新创意设计等,为充分演绎和展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会主题提供了技术保障。应用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构建的网上世博会已经开通,实现了世博会历史上的首次网上直播,使上海世博会成为无国界的“永不落幕的世博会”。大尺寸、高清晰的激光显示技术,以红绿蓝三基色激光为显示光源,满足了大色域色彩显示的需要,实现了显示技术的升级和换代。上海世博园区南市电厂的新能源应用展示厅,正在按设计方案加紧施工,将集中展示人类使用能源的历史和太阳能、风能、江水源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集成示范。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