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在强国之路上创造科技新业绩 写在2009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闭幕之际
日期: 2009年02月11日 08:31      
【字号:

  正值2009年元宵佳节,来自各地各部门各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代表团圆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会议回顾总结了非同寻常的2008年的科技实践,研究部署了充满挑战的2009年的重点任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作了重要讲话。经过认真的学习讨论,大家进一步认清了形势,统一了思想,明确了要求,坚定了信心,强调要以强烈的大局意识,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科技力量,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的发展做出切实的贡献。这次会议对于科技领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刚刚过去的2008年,我们隆重纪念了改革开放30周年和科学的春天30周年。踏着新春的脚步,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当今时代,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对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正在加快向世界强国迈进。党的十七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现代化的美好蓝图,我们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强大的科技实力是国家强盛的标志,是中国由大国走向强国不可替代的支撑。关于科技的地位和作用,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在认识上有了新的重要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上,明确提出把科技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一高度前所未有,充分体现了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在中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的进程中,在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势下,这一论断意义重大而深远。

  我们国家要从大国走向强国必须创造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而科技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现代化的进程归根结底取决于科技的进步和创新。中国作为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国家,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不能拘泥于常规方式,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带动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中国曾经与数次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失之交臂,今天我们必须切实抓住机遇,用好机遇,让科技真正成为中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强大推动力;我国是一个大国,又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快速推进的阶段,科技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力和先导力量,完备的产业体系必须有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先进技术的支撑。我们既要依靠科技进步改造传统产业,又要依靠科技进步培育新兴产业,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惟此才能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我国作为后发国家必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其后发优势在于能够吸取其他国家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在于能够利用过去没有的先进技术加快发展,少走弯路,实现赶超。目前,能源供应、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约束强度不断加大,实现转变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关键是要走出一条科技进步和创新主导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发展节能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环保技术,解决好能源资源节约开发、治理环境污染、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根本保障;我们在建设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大幅度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这同样需要科技进步提供动力,催生新兴文化产业,攻克影响健康的重大疾病,保障食品药品安全,解决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使科技进步更有效地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中国的发展强大将对世界格局带来深刻影响,同时也将承受更高的国际社会波动带来的各种风险,科学技术无疑是保证国家安全、维护国家战略利益的关键。在新世纪新阶段,一国的国家利益已经不再局限于现有的国土空间,中国作为处于上升期的大国,应当从长远利益出发,把加强太空、海洋和网络的开发利用放在战略高度,为此,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对科技创新的要求远远高于以往,我们必须尽快在重大核心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

  科技的地位与作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科技发展的紧迫性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然而目前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与国家建设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比,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前沿科技领域呈现群体突破的态势,学科交叉融合,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如果我们没有忧患意识,不加快发展步伐,就会渐行渐远。我们要把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维护国家安全,建立在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之上,使我国真正成为创新型国家,成为有重要国际影响力和对世界作出重大贡献的国家。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充分认识这一历史责任,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为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作出不懈努力。

  立志高远始于足下。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今年科技工作的突出任务,即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科技工作的主线。去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都带来很大冲击,我国经济受此影响正处于本世纪以来最困难时期。为应对这种形势,中央出台了一揽子方案,其中把科技作为五大措施之一,对科技发展寄予很高期望。世界历史经验证明,科技在应对经济危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突出作用。每一次经济危机都带来科学技术的突破,孕育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催生新一轮的经济繁荣。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从根本上讲最有效途径是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新的社会生产力。当前要按照中央“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实”的要求,加快重大专项实施进度,筛选出当前对扩大内需最能产生推动拉动作用的、有望较快取得技术突破和形成竞争力产品的科研项目,优先安排部署,着力攻克核心和关键技术,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有效增加就业,争取早日见到成果。要配合国务院提出的振兴十大重点产业的规划,即汽车、钢铁、装备制造、石化、纺织、轻工业、造船、有色金属、电子信息、房地产等产业,认真研究和找准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障碍,组织企业和科研部门联合攻关,提高重点产业的基础技术水平。要化危机为机遇,大力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此次危机形成的市场环境对企业创新提升是一种倒逼,将会增强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从国家层面上,要进一步支持企业成为创新主体,财政、税收、投资、政府采购等政策要明确支持企业创新的导向。由政府财政资金建立的科技资源和研发平台要面向企业开放,提高全社会科技资源使用效率。对承担创新和就业主要任务的中小企业,要采取切实措施支持其技术创新活动,鼓励以创新带动创业。组织科技人员深入企业、农村提供服务,支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强化高新区集聚、示范和辐射作用,构筑自主创新产业高地。要围绕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科技水平。要加快发展民生科技,努力解决生态环境、人口健康、公共安全等方面科技瓶颈问题,让科技进步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科技是现代化的发动机,自主创新是我们应对危机的信心所在。科技界历来具有在关键时刻为祖国奉献智慧的优良传统。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次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观念改变,推动科技发展更多的面向市场,加强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的应用,加速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把科技支撑经济增长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知识和科技的回天之力,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新一轮大发展,以在强国之路上创造的科技新业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