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落实“十一五”规划、研究部署“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年,全省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科学发展这条主线,围绕转方式、调结构这个目标,重点抓好“六个一批”:实施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竞争力的重大科技专项,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培养和吸纳一批创新创业人才,培植一批创新型企业,形成一批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培育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努力为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实施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竞争力的重大科技专项:围绕高端电子信息产业、海洋新兴产业、新材料、新医药生物技术等十大新兴产业,优先安排重大创新成果转化项目。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数量名列前茅。
——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在继续抓好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山东信息通信研究院、鲁南煤化工研究院、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的基础上,集中力量抓好山东省重大新药创制平台、船舶研究院、高性能计算中心等创新平台的建设管理和使用。新增3—5家国家级自主创新平台。力争1-2家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2-3家高新区进入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试点园区。
——培养和吸纳一批创新创业人才:实施引进海外创新创业人才“万人计划”,培育造就一批创新人才团队,引进科技领域海外高层次人才一、二层次人员数量达到50名。
——培植一批创新型企业:力争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数量分别新增10家和15家以上,省级创新型企业达到300家。
——形成一批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新兴战略产业和支柱产业中组建30家左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示范联盟。
——培育一批优势产业集群:重点培植新能源产业、新型装备制造产业、高速列车和新能源汽车、船舶产业、资源综合利用及环保产业和现代服务产业等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和支柱产业,确立我省优势产业和主导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5%。
重点做好以下“五大工程”:
一、围绕支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实施海洋科技推进工程
进一步完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科技发展规划》并抓好贯彻落实。成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科技推进工程办公室,全力搞好协调工作,推进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力争科技部2010年正式批复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建设,并基本完成基建工作。重点实施海洋科技优先行动计划,进一步整合海洋科技资源,强化一批“国”字号海洋科技基础设施;突破一批海洋关键技术,引导海洋产业结构调整;构建以青岛为科技龙头,以潍坊、东营、滨州为西北翼,以烟台、威海、日照为东南翼的山东半岛海洋科技创新体系。
二、围绕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实施高新技术及产业自主创新工程
围绕转方式、调结构这一目标,抓紧完善出台《山东省高新技术及产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发挥自主行动计划的引导作用,科学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植十大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和支柱产业,确立我省优势产业和主导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争取到2011年底,开发重大高新技术产品300个,取得重大科技成果3000项,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00家,其中产值过100亿元的10家,过10亿元的50家,十个战略性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实现产值9000亿元,培植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加快省级高新区建设步伐,推进高新区“二次创业”。
三、围绕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施技术创新工程
根据国家科技部等6部委《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要求,积极争取开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山东省试点工作。重点突出三个关键环节。一是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在钢铁、汽车、船舶、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现代农业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组建30家左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示范联盟,促进产学研各方面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在战略层面上建立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固化产学研创新成果,突出解决产业集成创新中的科学问题、技术问题、工程问题、装备问题和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实现创新成果产业化。二是搭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按照“面向产业、需求导向;创新机制、盘活存量;政府引导、多方参与;明确权益、协同发展”的原则,构建一批面向重点产业振兴和战略性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切实提高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三是加快创新型企业建设步伐,引导更多企业创建国家创新型企业,开展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工作,制定山东省创新型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认定一批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引导全社会创新要素向创新型试点企业集聚,推动更多企业走创新发展的道路。同时,集成相关科技计划(专项)资源,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四、围绕建立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实施重大科技平台建设工程
发挥好各类创新平台的重要作用,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步伐。一是支持源头创新平台建设。加快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山东信息通信研究院、鲁南煤化工研究院、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山东省重大新药创制平台等五个重大创新平台的建设步伐。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多元化投资和适合市场机制的新型的运行发展模式,推动源头创新跨越式发展。二是强化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按照我省技术和产业发展需要,搞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工程研究中心、省级工程实验室、省企业技术中心和行业技术中心建设,提升研发水平和服务产业的能力。依托有条件、有优势的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采取多种形式建设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三是加强成果转化和中介服务平台建设。启动建设“数字科技”网络综合服务大平台(简称“金科”工程)。四是继续深化国内外科技合作,特别是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国内大院大所的合作。争取中科院北京软件所、中科院光电院、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在我省设立分支机构,发挥好中科院山东综合技术转化中心的作用,积极争取中国科学院近期内在我省建设分院。
五、围绕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实施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
出台《山东省农业科技振兴行动计划》,大力推动农业信息化、良种化、机械化、精准化、专业化发展,为现代农业产业提供科技支撑。实施农业良种工程,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培育,培植壮大创新型现代种子产业,提高我省农业良种化水平。加强专业化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全省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加强现代农业技术装备等相关技术及产品的研发,促进我省农业精准化和机械化。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