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培育科技小巨人高水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日期: 2015年01月10日 16:21      
【字号:

  今年以来,在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在科技部大力指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大力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着力加强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持续发展和科技小巨人做大做强,有力地带动了天津市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创新型城市建设和科技整体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一、主要措施与成效
  (一)着力促进科技小巨人壮大发展,努力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力。在过去的一年里,天津市科委进一步实施“天津市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在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发展和科技小巨人企业成长壮大上取得显著成效,引领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支撑了天津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到目前,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6.06万家,比2010年增加4.81万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798亿元。科技小巨人企业达到3000家,比2010年增加2274家,其中工业领域的科技小巨人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高于规上工业企业3.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高于工业企业4.9个百分点,实现税金总额同比增长高于工业企业6.6个百分点,成为驱动天津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引擎。科技型中小企业占全市企业的比重从2010年的9%增加到22%以上,有1.6万家企业转型升级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工业领域的科技小巨人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到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4.3%,全市70%的科技型中小企业、85%的科技小巨人企业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形成了几十个各具特色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和创新型园区,有力促进了天津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拥有有效专利2.9万多件,占全市企业的60%,制定企业标准1万多项,科技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平均达到5.4%,实施了206家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培育工程,培育出一批技术领先、市场竞争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开发出一批行业尖端的“杀手锏”产品,成为天津市自主创新的主力军。
  (二)着力科技体制改革创新,努力形成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资金链互动融合的新格局。以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抓手,天津科技工作逐步转向以科技型企业为主体配置科技资源与服务,着力形成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新体制与新机制。一是围绕产业链配套创新链,以企业为主体发展科技橦新体系,促进科技要素向企业聚集。先后建成市级重点实验室(含企业重点实验室)207个、市级工程中心162个,其中建成国家和部委级重点实验室5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0个,建立科研仪器面向科技型企业开放服务的财政补贴和高校与科研院所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开放服务考核制度,开放共享大型科学仪器685台(套),形成了2000余名科技特派员队伍。二是围绕产业和创新链配套服务链,让分散资源聚起来、限制资源用起来,促进科技服务和科技金融的便利化。建立市场为主导的科技资源配置机制。依托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网(tten),打造“科技淘宝”电商平台,吸引科技和专业服务机构与企业开设网店,形成11大类、2000余家科技服务机构的网上对接和网下服务科技服务模式。支持28家商业银行建立了260余个专营机构,引导23家担保公司和31家创投公司开展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专项业务,支持区县建立20余个科技金融对接平台或科技金融超市,全年已开展科技金融对接活动111场,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266.44亿元,为96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贷款获得率达48.79%,缓解了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
  (三)着力促进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科技成果同产业对接,努力培育新的增长点。部署实施8批160项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累计开发产业化新产品940项,销售收入达到634亿元;由企业作为项目提出与组织主体,投入财政资金3.5亿元实施了91项小巨人企业重大创新项目;部署组织实施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科技服务业等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在超级计算、新型膜材料、绿色化工、绿色高能电池、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开发出一批国际领先、国内先进重大创新成果;累积认定杀手锏产品186项、市重点新产品113项,努力培育形成新业态和新产业。在科技部支持下,天津建成国家863计划成果展示交易中心,支持在津大学建立了13个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吸引中央级科研院所和大学建立了近百个研发转化基地,每年组织几十场次“走出去、请进来”产学研对接活动,不完全统计,全市企业每年承接转化国内外科技成果近万项。
  (四)着力加强开放创新和协同创新,努力形成科技创新的新优势。全面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科技部指导下,努力促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开放创新,构建科技协同创新共同体。先后启动京津合作的滨海京津科技园区、宝坻区京津科技新城、东丽区科研院所密集区等5个创新社区建设,成为启动构建京津冀创新共同体的重要载体。一年来,加强京津冀基础研究、国际科技合作、技术转移和科技战略研究等协同协作,在京冀实施一批大气污染监测治理等示范工程,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共建研发机构、转化基地等79项,形成京津冀协同创新和开放创新的新格局。
  二、2015年天津科技创新工作思路与重点安排
  2015年是天津科技创新和科技体制改革最关键的一年。随着天津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由贸易区,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区域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展开,天津科技创新和体制改革面临多个战略机遇叠加优势,标志天津科技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一)高起点高水平推进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我们要充分发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叠加优势,推进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重点围绕做强滨海高新区和发展21个示范区分园,着力围绕产业链配置创新链、资金链和服务链工作,加快落实中关村6+4政策,面向全球组织科技要素和配置科技资源,以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为目的,加快5个京津冀创新社区建设,发展一批各具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进形成京津冀科技新干线。
  (二)抓实创新创造新的增长点和新发动机。围绕引领和适应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等产业组织新特征,加强智能化、数字化等先进制造技术开发应用,促进制造业向个性化、柔性化的高端高质高效上发展,打造升级版的制造业基地。围绕培育新兴产业和新业态,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节能环保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关键技术和新产品开发应用,支持企业“制造+服务”等商业模式创新,力争新增杀手锏产品100项,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1000项,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到7万家,科技小巨人企业扩大到3500家,培育形成新的增长点。
  (三)紧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自由贸易区融合发展实现科技服务国际化与便利化。在天津自贸区布局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个分园,探索科技开放的有效体制机制,大力引进聚集外资研发中心、科技型企业、创新服务机构以及创业投资、科技金融租赁、科技保险等金融机构和专业化科技服务机构,完善科技服务体系,让企业和企业家更方便获取科技服务和要素资源,促进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科技服务国际化,打造科技体制改革和开放创新的先行区。
  (四)进一步加强科技政策和创新环境优化。全力做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人才股权激励、企业研发经费加计抵扣等政策落实。建立市属事业单位科技成果自主使用、处置和收益分配的新制度,激发全市科技成果转化的活力。加强高端科技人才聚集与培养,探索建立高水平创新型人才服务绿卡制度。构建一批依托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的商业化“众包”创新平台、环科教密集区创业社区等,营造万众创新和大众创业的浓厚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