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粮食安全 科技担起重任
日期: 2010年10月10日 16:49      
【字号:

  科技正担当起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急先锋。记者获悉,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南、河北、山东、安徽4省共建设小麦项目区4284.82万亩,今年平均亩产达到476.8公斤,比项目区前3年亩增产56公斤,增幅13.32%,比非项目区单产高35.10%,共增产小麦240万吨,增加效益42.71亿元。
  “十一五”以来,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三区”累计建设面积达到了6.8255亿亩,共计增产粮食4008.68万吨,每亩比工程实施前3年(2003—2005)平均增产58.73公斤,单产增幅达到11.50%,增加经济效益589.38亿元。
  针对各区域不同特点,各示范课题承担省着眼当地粮食丰产存在的关键技术瓶颈,围绕三大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生产目标开展了系统研究,将单项技术进行优化集成,组装出近百套具有区域特色的三大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栽培技术体系,显著提高了三大作物综合生产能力。在东北平原,集成配套了适宜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不同生态条件的玉米高产高效抗逆技术体系;在华北平原的河南、河北、山东3省集成配套了不同生态区域的小麦玉米一体化周年丰产节水技术体系;在长江中下游的6省集成了双季稻高产标准化生产技术、水稻精确定量化栽培等不同类型的水稻高产优质高效技术模式。
  “这些技术的大面积示范应用,显著提高了三大作物综合生产能力,化肥利用率与灌溉水利用率提高了10%以上,农药用量减少25%左右,每亩节本增效100元左右,显著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专家组组长、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栽培生理系主任赵明研究员说。
  在耕地面积有限的前提下,提高单产成为粮食增产最重要的途径。赵明告诉记者,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通过组织全国优势力量进行科技攻关,在超高产理论与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探索了三大作物超高产光热利用理论模式,提出了粮食作物可持续超高产的关键技术;研究了粮食主产区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和作物清洁生产技术,环境友好型农药研究也取得良好进展,实现了多点超高产突破。这些高产典型为全国大面积高产树立了典范,充分展示了科技在挖掘粮食增产潜力方面的作用与效果,有效提升了我国粮食生产的技术储备能力。
  统计显示,长江中下游稻麦两熟制单季稻亩产超过900公斤、双季稻高产攻关亩产达到1325.2公斤;黄淮地区创造了50亩超高产攻关田小麦玉米两熟平均亩产1770.5公斤的纪录;东北地区创造了雨养条件下15亩春玉米连片亩产1183.49公斤和百亩连片春玉米机械化栽培亩量1066.9公斤的高产记录。
  记者从科技部了解到,“十一五”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实施,还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的专利与成果,这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研制与开发为我国粮食作物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注入了新活力,显著提升了粮食生产科技水平。三大作物共筛选各类高产优质新品种176个,其中水稻品种45个,小麦品种41个,玉米品种90个,鉴定科技成果74项,获国家与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申请专利74项,制定国家及地方技术标准36项,研制新型化肥、生物农药等新产品34项,研制农业机械与设备新装置13项,开发计算机软件9套,建立中试线和生产线5条。
  赵明认为,从长期来看,我国粮食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呈刚性增长趋势。预计到2020年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95公斤,需求总量将达到5725亿公斤。保障粮食安全面临多重压力,任务十分艰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实施的成效表明,只有有效组织、整合优势、突出创新、重在集成才能更加有效地进行粮食科技战略的实施,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