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千名科技特派员 十年传承邵博士精神——浙江农林大学科技特派团特稿
日期: 2014年06月06日 15:28      
【字号:

  在科技特派员“农民博士”邵志鹏的精神鼓舞下,浙江农林大学数以百计的科研人员主动前往浙江各地担任科技特派员,挑起了科技扶贫的重任。十年的时间,浙江农林大学已连续派出222名个人科技特派员,组建了18个科技特派员团队和1个法人科技特派员,覆盖全省22个经济欠发达县(区)70个乡镇。
  据校长周国模介绍,特派员中一部分女教师为这项任务克服了更多的困难。邵果园是继邵志鹏后,来到黄桥乡的又一位科技特派员,作为一名女教师,刚来之初她表示压力很大,“一方面是优秀前辈的工作成果对比,一方面还有农村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合理平衡。”邵果园表示,黄桥乡路面狭窄,条件恶劣,她到那边主要先要熟悉当地环境,还要培训当地农民进行农产品的培育。遇到困难和麻烦时,邵果园一想到有学校做自己的后盾与支撑,“就踏实多了”,她对记者说道。
  在特派员的选派上,浙江农林大学引进了竞争机制,鼓励科技特派员以技术承包、项目承包等有偿服务形式获得合法收益,或以个人独资、资金入股、技术参股等方式与服务单位结成利益共同体,建立科技特派员生产示范基地,让这些特派员一方面在服务三农的同时也体会到创业的压力与激励。
  一批批科研人员从院校讲台、研究室走出来,下到农村一线,他们结合当地的资源、人才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出谋划策,扶持发展了园林花卉、竹产业、水果、肉牛养殖、竹木加工、农家乐等9个专业合作社,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630余期,培训农民2.8万人,为山区培养了一批掌握实用技术的现代农民,并通过技术推广,在众多乡镇发展出山地特色产业,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担任科技特派员的浙江农林大学科技处处长黄坚钦告诉记者,他要一家一户跑到田间了解实际的土地质量,告诉农民如何施肥、改良,并发给每一家一张林地健康卡,进行土地的跟踪监控,保证林地的可持续性。他每年还要给懂得技术的农民集中上四次的培训课,进行具体的方法指导。5月22日,记者来到“临安市山核桃可持续经营技术座谈会”现场时,黄坚钦正在指导农民如何用微信在朋友圈中发布照片,他告诉记者,他已为这些农民建立了一个“山核桃微信群”,一旦农民发现病虫害不知如何解决,可以发到朋友圈中与所有村民共享。黄坚钦还告诉记者,自己做科技特派员是出于服务的情怀,想把手中的技术真正和农民的农业生产相结合。他并不鼓励技术人员创业的主张,认为利用国家给的科研经费来进行科技服务是科技特派员的一种责任。“很多人认为科技界有多少投入就应有多少回报,其实,科技是允许失败的。”黄坚钦最后对记者说道。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科技送入农民家,是浙江农林大学所有科技特派员的共同心声与责任。无论是个人还是团队,这里均为浙江省属高校派出单位中的数量之最,已成为浙江省推进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的重要力量。太阳镇武村的技术农民王炳潮对记者说,“这些老师来了以后,我们改变了原本粗放的经营方式,整个农业生产的理念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真是钱支援、物支援,不如来位科技特派员啊!”
    2002年,邵志鹏从浙江大学博士毕业后来到浙江农林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作为浙江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和工程学科的负责人,当得知浙江省要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后,他主动请缨到大山深处的贫困山区泰顺县黄桥乡开展科技服务,成为浙江省首批科技特派员之一。
  黄桥乡坐落在泰顺县最北、洞宫山脉深处,靠一条17公里长、蜿蜒盘绕的碎石路与外界相连,人均年收入仅2110元。黄桥乡有1.8万亩的毛竹林,农民40%的经济收入来自竹产业。邵志鹏报到的当天就冒雨上山,到海拔千米的农家调研。从田间地头到山腰溪畔,5天内就访遍了17个自然村。在深入的调研后,邵志鹏认为当地毛竹资源丰富,在竹笋的加工上存在巨大的开发潜力。为了尽快开发笋制产品,他想在当地创办一家具有示范型的竹笋加工企业,带动起整个泰顺县。邵志鹏一方面在实验室进行竹笋开发研究,多次回学校与同事合作研制笋制品样品;另一方面,积极地与外界联系、四处考察,帮助笋加工企业设计图纸、买设备、跑市场。经过半年多的努力,黄桥乡成为了毛竹、竹笋等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
  郑昌胞是邵博士的生前好友,据他回忆说,有一段时间经常看见他一个人顶着大太阳在水库里布置鱼网,一搞就是大半天,常常忙得午饭也忘了吃。原来,邵志鹏是看到了园桥村三插溪的水库因缺乏捕捞和汛期养鱼安全等方面的技术,而影响了经济效益。养鱼虽然和邵博士的专业毫不相干,但他还是上网查找资料,找有关专家咨询、设计鱼网,并自费到省内的几家大水库实地考察。“他一个人既当搬运工又当装卸工,竟把250多公斤重的鱼网全都运了回来。”郑昌胞说。邵志鹏的不懈努力,使园桥村解决了汛期水库养鱼安全和鱼的捕捞技术难题。
  邵志鹏为当地群众做事都是亲力亲为,在帮农民代买技术设备时,他都要货比几家、还讨价还价,他甚至自己肩扛手提挤公交以节省运费。时任黄桥乡党委书记的齐圣阳有一次在公共汽车站看见邵博士一手拎着大包,一手提着很多做实验用的笋,就要给他找个车,“他怎么也不肯,说要把这钱给乡里省下来。”乡政府炊事员陈美绿一提起邵志鹏眼泛泪光,“邵博士那时经常回来得很晚,为了不给添麻烦,总是偷偷地用开水泡冷饭吃。”有人要给他炒菜,他还连连说:“这样就好,吃饭吃饱就好了,就舒服了。”
  然而,就在黄桥乡在邵志鹏的带领下走向发展致富的康庄大道时,一个噩耗如晴天霹雳般传来。2003年12月31日,为推进竹笋加工厂的发展,邵志鹏前往景宁考察竹笋加工技术,返回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那一天,他刚满32岁,而不久他就将迎娶相恋多年的女友。
  齐圣阳在说起这件事的时候,至今仍难掩伤感。“我当时只想当初是好好把邵博士接过来的,现在要好好地把他送回去。”整个黄桥乡人民陷入一片震惊与哀痛之中,郑昌胞全家老少整整哭了一夜,“我们就像失去了最亲的亲人……”
  邵志鹏的事迹在浙江省科技特派员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与邵志鹏同批下派的13名省科技特派员,原本2004年4月便已结束使命,可以告别山区回到省城,但因受邵博士精神的感召,其中6名特派员向组织递交了延长挂职时间的申请。齐书记最后对记者说,“扶贫最重要的不是钱,也不是一个项目,而是一个人。送钱送路,更要送得一位好干部……”
  如今,人们在当地建立了邵博馆,保留了博士生前居住工作过的地方。当地人们在山上种下一片树苗,在山脚下立了一块碑,上面刻着三个大字“邵博林”,用最纯朴的方式纪念着这位带领他们脱贫致富的“农民博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